宁德港口门机无线传输成功案例
项目背景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宁德港主要从事港口码头建设、设计、港口物流、装卸、仓储,港内驳运、船舶代理、货物代理等业务,拥有大小泊位8个,其中500吨级码头泊位2个,3000吨级码头泊位4个,万吨级以上泊位2个,年综合通过能力约600万吨。
宁德港北起福鼎沙埕,南至三都澳,海岸线全长878千米,地域跨度大,地形复杂,自然条件不尽相同,特别是风、浪、流、泥沙淤积等条件差异大。
当前,港口信息化建设整体上看,其应用、数据、承载网络、信息化管理等相对独立,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各信息化功能模块之间彼此关联少,信息系统稳定可靠性需要进一步提升、管理维护以及信息互通共享性不足等。以上问题制约港务集团信息化发展,而港口的业务系统(如:EDI、ERP、物流、调度等)、办公系统以及港口安防监控等要求IP承载网络能够提供高可靠、安全、高效、易管理的服务,因此,港口的信息化建设需要解决上述面临的问题。
客户需求
为实现各级港政部门对各港口企业安全及保安等生产作业场所、防护区域图像、声音、报警数据的远程监视、监测、控制功能;为达到港政部门对各港口企业生产作业实时、集中监管的需求,目前需要把各港口企业视频监控系统接入到所属地市级港政部门,从而进一步建设全国港口远程网络视频监控平台。交通部通过监控平台进行保安核验和应急指挥。各级港政部门通过建设远程网络视频监控平台,可以实现各级港政部门通过网络随时查看各港口企业安全及保安情况,并能对港口企业安全及保安进行工作指导,实现集中远程监控。
实施效果图
网络架构
传输质量和实时性要求较高。在保证视频传输的低延时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证图像质量,应该针对不同的应用场合采用不同监控设备和视频分辨率。
根据监控中心不同的查看图像方式(单客户端、多客户端)选择视频流的传输方式。当多客户端需要查看图像是应采用组播的方式,以便节约无线链路带宽,防止拥塞现象发生。此时,各级监控中心的交换机必须具备组播转发控制功能,防止广播风暴。
因监控点清晰度较高,因此监控中心对设备的管理方式尤为重要。所有的无线设备由专门的管理软件统一管理、一目了然。
客户价值
本次港口码头无线监控网络建设,打破了传统有线网络传输的各种壁垒障碍,在为港务局提供更安全、更快速、更稳定的监控视频的同时,也利用无线监控系统增加了港口整体的管理形象,进一步加快了港口运输信息化建设的脚步,为宁德港务局下一步的架设奠定了一定的坚实基础。宁德港务局及当地公安系统相关领导对本次项目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赞许。